绚烂盛夏,热情似火。
还有30天,第12届世界运动会(以下简称“成都世运会”)就将在四川天府新区天府国际会议中心“天府之檐”拉开帷幕。来自全球的4000余名优秀运动员正翘首以待欢聚锦官城,拼搏梦想、分享荣耀、共叙友谊。
成都世运会是继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后,中国西部再次举办国际综合性运动会,也是中国大陆首次举办世界运动会。“运动无限,气象万千”,有着4500年文明史和2300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,正以奋进创新之姿精心准备,向世界呈现一场具有国际标准、中国风格、巴蜀韵味的精彩盛会。
精心筹备共绘美丽图景
2019年5月9日,在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市举行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年度全会上,成都获得2025年世界运动会举办权。
2022年7月18日,在美国伯明翰举行的第11届世界运动会闭幕式上,成都接过世界运动会会旗,世运正式进入“成都时间”。
秉承“办赛、营城、兴业、惠民”理念,成都加快世界赛事名城建设,城市影响力、传播力不断提升。2022年-2024年,成都连续举办第56届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、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、2024年汤尤杯羽毛球世界团体锦标赛、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等一系列国际高水平赛事,城市赛力四射。
近年,成都世运会执委会与国际世运会协会、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等紧密合作,坚持“简约、安全、精彩”要求,践行“绿色、共享、开放、廉洁”办赛理念,有序推进各项筹办工作,办赛营城取得新成效,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,公共服务取得新拓展,成都世运会美丽图景清晰可见。
世运推进彰显天府底蕴
成都将世运会筹办工作融入城市发展,在世界运动会举办史上烙下深刻“成都印记”。
口号“运动无限,气象万千”,寓意体育精神的无限可能,激励着每一位运动员挑战自我、超越极限;城市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,安逸气息与拼搏向上精神共鸣回响;
吉祥物“蜀宝”和“锦仔”,展现生态宜居、热情友好城市形象,呼吁大家关爱珍稀动物、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,与世运会注重环保与可持续的理念高度契合;
秀外慧中的奖牌“竹光”,以独具匠心的可“打开”设计,致敬荣耀背后的默默付出,感谢成功背后的坚定支持,彰显城市温度和人文关怀;
《逐梦》《飞翔》《登峰》等世运推广歌曲,用音乐展现城市文化、运动精神、青年态度,向世界传递属于成都世运会的“音乐名片”
……
因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成都举办,世运会历史上有了首个火炬。融合了金沙遗址铜立人像太阳冠、三星堆凤凰神鸟等元素的“竹梦”,古蜀文明与现代体育和谐相融,展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,寓意体育精神的生生不息。同时,以绿色凸显公园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理念,银色象征城市追求科技发展、聚力创新创造。
成都世运会“跟着赛事去旅行”系列活动,巡游成都、巴中、乐山、眉山、遂宁、雅安等地,在全省营造出浓浓的“共办、共迎、共享”世运氛围。
各项筹办工作,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,通过校园普及、社区推广、公园体验、赛场联动四大路径,实现世运项目全民参与、体育精神广泛传播。
铸就精彩成都准备好了
成都世运会共设34个大项、60个分项、255个小项。坚持节约集约利用,8个赛区27个场馆(场地)无一新建;秉承“能借不租,能租不买”原则,设备设施最大限度减少器材购置成本;坚持科技赋能、绿色低碳,230余项科技产品植入世运会服务体系简约而精彩。7月10日,所有竞赛场馆将完成验收移交赛区,全面进入“世运时间”。
成都世运会执委会联合在蓉高校,以“线上培训+高校自主+讲师到校”的方式进行志愿者培训,近万名通过系统化、多元化培训的“小青椒”将奔赴各个世运赛场,铸牢赛事服务根基。
深入实施“城市基础空间”“城市增绿添彩”“城市容貌整治”“城市特色区域”提升行动,因地制宜打造世运主题景观,统筹布局500余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,推动城市品质品位整体提升。
还有18天,世界运动会史上“首次”火炬传递就将开启。26日,在三星堆博物馆举行火种采集暨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后,火炬将在金沙遗址博物馆、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、武侯祠、三苏祠、兴隆湖湿地公园分段传递,120名火炬手准备好了,传递世运火炬,传播城市热情。
还有30天,第12届世界运动会就将盛大启幕。8月7日,在同一片屋“檐”下,来自世界各地热爱运动的人将齐聚一堂,欢庆盛会、展现自我,领略公园城市之美,共同为世界奉献一届无与伦比的世运盛会。
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佩鲁雷纳对成都世运会充满期待,他说:“成都生活质量很高,成都市民非常幸福。希望运动员能够在世界运动会比赛之余,融入成都人的生活。”
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胡锐凯 责任编辑 刘春春 编辑 卢娅芮 本报资料图 审核 段祯